五一假期推出一系列“组合拳”,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以“破圈”之路走向城市生活
这个五一,漫步上海,你可能会在徐家汇地铁站遇见“来历博看上海”展;或许会在日月光中心遇见“流金岁月—
这个五一,漫步上海,你可能会在徐家汇地铁站遇见“来历博 看上海”展;或许会在日月光中心遇见“流金岁月——老字号文化联展”;又或者在博物馆来上一杯特制的博物馆风味咖啡,休憩一番……
五一小长假之际,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以一系列新探索、新举措呈现出文博场馆的新面貌:在博物馆场馆内,ar导览眼镜焕新升级、海派咖啡馆开业,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;另一方面,博物馆还向城市公共空间输送文化资源,让珍贵馆藏元素以更接地气的形式进入市民的日常出行空间。
这些组合拳的推出,也意味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以卓越城市博物馆为定位,守护并传承上海历史与海派文化,正在以“博物馆+”的“破圈”之路不断融入城市生活的多个层面。
【资料图】
博物馆+交通枢纽:在地铁长廊遇见博物馆
“来历博 看上海”展览4月29日起在徐家汇地铁站“上海地铁文化艺术长廊”展出。
展览以徐家汇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宣传窗口,首次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及精品临展带进地铁展厅,让市民在交通枢纽中遇见上海市历史博物馆,在此翻开城市历史,感受上海的红色文化、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。
展览内容以“我是谁?who am i?”、“我从哪里来?where have i been?”、“我要到哪里去?where am i going?”为线索,通过近30组(件)展品和图片,串联起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前世今生,述说上海故事,呈现海派魅力。展览设计风格富有舞台戏剧化效果,区别于传统意义的博物馆展柜陈列,以商店橱窗小景方式陈列,符合快节奏的动态观看习惯。
博物馆+商场:隐藏在商场里的“流金岁月”
博物馆里的珍藏元素,来到商场亦是一抹亮色。沉浸式文化穿越之旅“流金岁月——老字号文化联展”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徐汇日月光中心携手推出。有别于在博物馆展厅办展,博物馆来到商圈传播城市文化,是对文化+商业融合发展的新探索,打造特色文旅新业态和消费新场景,将经济与文化效益相结合,激发文旅创新活力。
展览场景将“里弄文化”、“著名地标”、“非遗体验”融为一体,打造上世纪30-90年代上海的时空记忆。斑驳不堪的电线杆、空中缠绕拉扯的电线、街头巷尾张贴的广告、理发店招牌、木制摇晃门窗……上海里弄文化的内核在这样的具象中演绎,满满都是老上海弄堂气息。
博物馆+科技:ar导览服务升级
继今年1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上海文博系统中首次推出常设展的ar导览后,导览服务继续升级:在已有ar导览版本基础上,定制了英文版内容;同步推出ar线上预约功能,实现场馆“两码合一”;优化升级了导览路线,观众可更高效直观地找到文物,体验自助式的深度游览。
英文版ar导览服务,用英文对博物馆基本陈列中30件重点文物的内容进行了深度解说,以ar增强现实的方式重现上海的地方文物历史、民情风俗、人文环境、城市变迁等绚烂文化。在涉及书法、碑文、传奇典故等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内容时,翻译与制作力求在最大程度还原原文的美学价值。
推出英文版ar导览服务,也体现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以“海纳百川”的胸怀,面向国际游客提供更友好、便捷的观展体验。
博物馆+咖啡馆:海派文化的别样呈现
4月26日起,别具风情的“海派咖啡馆”——mapoly(满坡栗)甄选店亮相上海市历史博物馆。
咖啡馆所代表的不仅是咖啡,更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多元、开放、交流的公共空间,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不仅能了解城市的历史,还能了解城市的生活方式。博物馆在场馆中留置出一处属于这个城市的咖啡馆,是将海派文化内涵深度融入咖啡与生活,希望观众可以通过咖啡这一元素进一步了解上海,也为观众带来更美好的博物馆体验。
博物馆+庭院:漫步街区,阅读建筑
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附属庭院从3月26日正式开放以来,深受市民游客喜爱,被称作“最美庭院”。游客在这里散步休息、约会、拍照打卡、阅读历史建筑……达到了街区可漫步、建筑可阅读的效果。
此次对社会开放庭院,是博物馆深入践行“人民城市”理念的重要举措,希望由此增加市民游憩活动的绿色文娱共享空间;在市中心黄金地段把空间与市民共享,其实也隐喻着“海派文化”中开放包容的格局。
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上海城市更新的脚步,博物馆将继续打造高品质的文化空间,让大家通过博物馆的资源与平台,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。
本文作者:李君娜
图片编辑:徐佳敏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人人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36 联系邮箱:8557298@qq.com